-
通过智能技术辅助老年人提高助听器舒适度,可从以下方面实现: 一、智能降噪与声音优化 环境噪声过滤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识别环境噪音(如街道、空调声),并自动抑制非目标声音,减少干扰。例如,中科听芯的AIVC技术通过AI边缘计算分离
发布时间:2025-04-26 点击次数:4
-
要让老人助听器更舒适,需从设备选择、佩戴调试、日常维护等多方面综合考虑,具体方法如下: 一、设备选择 根据耳部条件选型 耳背式:适合手指灵活度较差的老人,操作简便且功率大,但需注意耳塞尺寸是否贴合耳道。耳内式:定制化程度高,贴合耳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点击次数:4
-
助听器的效果评估需结合主观和客观方法,具体如下: 一、主观评估法 助听听阈测试 通过声场测听或耳机测试,评估佩戴助听器后各频率段的较小可听声音强度。若助听后听阈进入“言语香蕉图”(250-4000Hz范围内),说明能正常接收日常交
发布时间:2025-04-19 点击次数:6
-
对于双耳佩戴助听器,需注意以下误区并科学规避: 一、误区:单耳佩戴即可满足需求 双耳协同优势被忽视 双耳佩戴能准确定位声源、增强噪音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(比单耳高15%-20%),且能提升声音立体感。单耳佩戴会导致未助听耳的听觉剥夺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点击次数:4
-
在儿童助听器验配过程中,通过主观评估法更准确地评估助听器效果,需结合以下方法: 一、家长观察与问卷反馈 日常行为记录 家长需详细记录儿童佩戴助听器后的行为变化,如对声音的敏感度、语言表达频率等。例如,观察孩子是否主动转向声源、对不
发布时间:2025-04-12 点击次数:5
-
在儿童助听器验配过程中,评估助听器效果需结合多种方法,具体如下: 一、主观评估法 家长观察与问卷反馈 家长需记录儿童佩戴助听器后的行为变化(如对声音的反应、语言表达等),并通过标准化问卷(如《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》)反馈助听效果。对
发布时间:2025-04-08 点击次数:3
-
针对老人助听器验配的舒适度提升,以下专业服务和工具可提供有效支持: 一、个性化验配服务 耳道定制化服务 通过耳印模制取技术,为老人定制完全贴合耳道的助听器,减少异物感。提供耳背式、受话器外置式等多种类型选择,优先推荐操作简便的型号
发布时间:2025-04-04 点击次数:6
-
在儿童助听器的验配过程中,避免过度放大需结合科学调试与精细观察,具体方法如下: 一、准确控制较大声输出(MPO) MPO与UCL的匹配 MPO(较大声输出限制)需严格控制在儿童的不舒适阈(UCL)以下,通过纯音听力测试确定各频率的
发布时间:2025-04-02 点击次数:8
-
在老人助听器验配过程中,评估助听器的舒适度需结合生理适配性、功能表现及主观感受,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进行综合判断: 一、生理适配性评估 耳道贴合度 通过定制式助听器或耳背式耳塞的多样化尺寸选择,确保助听器与耳道形状完全匹配,减少异物感
发布时间:2025-03-28 点击次数:7
-
以下是老人助听器验配的核心要点,结合新研究和临床指南整理: 一、验配前医学评估 听力诊断 需先到医院耳科进行专业检查,明确听力损失性质(传导性/感音神经性/混合性)和程度,排除耵聍栓塞、中耳炎等可逆因素。认知评估 对怀疑有认知障
发布时间:2025-03-22 点击次数:7
-
儿童助听器验配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专业评估与调试: 精准听力评估:结合纯音测听、言语测听(如HINT测试)、真耳分析等多种方法,全面评估儿童的听力损失程度和性质。定期调试:儿童的听力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,需每3-6个月
发布时间:2025-03-19 点击次数:7
-
老人助听器验配后,避免听觉疲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 逐步增加佩戴时间: 初次佩戴助听器时,每次佩戴时间不宜过长,建议从每天1-3小时开始,逐渐增加佩戴时间,直到适应为止。这样可以避免耳朵和听觉系统过度疲劳。 选择合适的佩戴环境:
发布时间:2025-03-15 点击次数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