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人:禹老师
手机:15922795340
电话:023-63839554
邮箱:2993858705@qq.com
重庆店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296号附2号
涪陵店地址:重庆市涪陵区实验路1号附20号
在儿童助听器的验配过程中,避免过度放大需结合科学调试与精细观察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准确控制较大声输出(MPO)
MPO与UCL的匹配
MPO(较大声输出限制)需严格控制在儿童的不舒适阈(UCL)以下,通过纯音听力测试确定各频率的UCL值,并换算为声压级(dB SPL)后设置MPO参数。例如,若1000Hz的UCL为100dB HL,需换算为107dB SPL(考虑听力零级声压级),再将MPO调整为≤107dB SPL。部分助听器软件需注意单位换算(如dB HL与dB SPL的差异),避免因单位混淆导致设置错误。
调试技巧
使用宽动态范围压缩(WDRC)、噪声抑制等功能,优化声音处理。优先选择全数字助听器,其高保真和准确调控能力可减少过度放大的风险。
二、科学验配流程
耳模与助听器选择
婴幼儿选耳背式助听器,便于更换耳模;耳模材质需柔软(如软耳模),避免耳道损伤。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择功率,避免盲目追求大功率导致过度放大。
适应性训练与观察
初期音量调低,逐步增大至舒适范围,避免突然暴露于高强度声音。观察儿童对大声的细微反应(如频繁哭闹、摘助听器),及时调整MPO。若出现平衡失调或恶心,可能为过度放大或重振现象,需重新评估。
三、专业工具与持续监测
真耳测试与声场验证
通过真耳分析仪验证助听器的输出是否匹配UCL,确保声音在安全范围内。定期复查(每3-6个月),结合行为测听(如游戏测听)动态调整参数。
家长协作与反馈
家长需记录儿童佩戴后的行为变化(如语言清晰度下降、抗拒佩戴),及时反馈给验配师。避免在嘈杂环境中过度依赖助听器,逐步过渡到复杂声场以训练适应性。
总结
避免儿童助听器过度放大需综合技术调试(MPO/UCL匹配)、设备选型(耳背式+全数字)、适应性训练(渐进音量+双耳佩戴)及持续监测(真耳测试+定期复查)。验配师需结合儿童发育特点,优先保护残余听力,同时确保言语可懂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