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长期听力损失而不治疗,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,如焦虑、抑郁,甚至孤独和自闭症。因此,老年人听力下降时,要注意,及时到门诊检查听力,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助听器。
残余听力越好,听力损伤时间越短,及时检查助听器,以刺激耳神经,尽量保持听力。尽快选择助听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。需要注意的是,助听器可以增加音量,以确保患者在噪音或安静的环境中听到轻微的声音,并确保中等声音听起来舒适。然而,仅仅增加音量并不能满足听力损失患者更高的听力需求。有时,信息可能会因为无法捕捉到多个方向的单词而丢失,或者因为噪音或回声同时被放大,这会给病人带来更多的麻烦。
因此,选择好的技术和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尤为重要。听觉提醒老年人在配置助听器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事项,这样才能给老年人配置合适的助听器,帮助老年人提高好的助听效果。
购买助听器前,应先到医院或有执照的助听器专业验配店咨询,并进行听力评估。
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形状。盒式,价格低但噪音大;深耳道式,价格贵,美观好;耳挂式和耳内式助听器,价格适中,美观可接受。助听器属于医疗器械,不属于医疗保险。助听器的价格不同,较低的六七百元,贵的几万元,普通的三四千到一万元。助听器的平均使用寿命一般为5至8年。建议选择品牌好的助听器,质量更有保障。
佩戴助听器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。不要指望在打开助听器后立即恢复100%的听力。开始佩戴时,声音相对较轻,然后逐渐增加,先在室内使用,然后在室外使用,逐渐适应。
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听力障碍是60岁以上老年人报告的第三大健康问题(30%),仅次于关节炎(47%)和高血压(39%)。一般来说,65-75岁老年人的发病率可高达60%。虽然这种耳损不会直接威胁生命,但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。
老年性耳损是感音神经性耳损。相关专家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,发现65-90岁的人平均听力年下降1.22分贝。可见,老年性耳损的自然听力丧失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渐进过程,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。
然而,如果你认为老年人的耳损是不可避免的衰老现象,没有治疗,那就错了。一旦老年人听力丧失或耳鸣,必须及时到医院耳科进行诊断和治疗。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保护残余听力,延缓听力系统衰老的过程,减缓听力丧失的速度。
目前,治疗轻度老年性耳损的方法主要是用药物扩张血管,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;中重度以上患者可以考虑佩戴合适的助听器来改善听力,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听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