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:掏了耳朵之后,很快就觉得里面有异物。即使你时不时的“清理”耳道,还是会觉得痒痒的,好像清理不完一样,这是怎么回事?
经常掏耳朵是对耳道内皮肤的一种刺激,容易引起毛囊感染或耳疮、中耳炎等外耳疾病。尤其是夏天,由于出汗过多,耳朵潮湿,感染的几率更大。
所以,一般没必要经常掏耳朵。如果已经形成了习惯,不挑出来会很痒很痛。控制一下,或者少用硼酸酒精。过一段时间你就不会有掏耳朵的意识了,也不会觉得耳朵里面痒了。
而对于腺体分泌旺盛、“耳朵油”的人来说,“耳垢”产生得快,难以自行排出,从而造成耳朵发痒、堵塞。这时候就需要时不时的人工清理耳道,有时还需要请专业的医生使用特殊的仪器来完成。
自己处理的时候,正确的做法是:将棉签浸泡在温水中,稍微挤出来,放入外耳道内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,然后将“耳垢”浸泡软化后再取出。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将“耳垢”软化,然后用特制的耳勺轻轻取出,坚硬的“耳垢”需要医生取出。
耳朵痒,不用摸就能止痒。
不正确的挖耳容易引起感染,给耳道健康埋下隐患,甚至影响听力。有时我的耳朵发痒,不用手挖就能止痒。
很多时候,耳朵痒是因为耳垢在耳道内堆积造成的。二氧化铈俗称耳垢或耵聍,是外耳道皮肤内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油性物质,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作用。正常情况下,耵聍可以借助咀嚼、张口等下颌运动,以薄片的形式自行排出。